人工智能化的國泰貨運站

撮要

在新科技不斷推陳出新,大家都關注高科技發展,在日常生活裡使用新科技的日子,國泰貨運站早已與世界同步,成為全港首個航空貨運站,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現有的閉路電視系統無縫結合,達至安全和保安監控效能。國泰貨運站內以先進的電腦視覺技術和人工智能演算法,實時分析偵測和辨識貨場內的安全和保安相關風險,減少潛在事故。此外,還開發了專為貨運站特設的功能,例如當發現有貨物放置在卸貨台卻未被處理,系統便會實時發出警報。國泰貨運站更在所有貨物安檢機上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包括提升對鋰電池篩選的效能,今年更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熱成像監測項目中。

網民意見

有關帖文暫未錄得相關留言數據。

URL: Web – am730
Number of Comments: 0
#數據截至2025-02-05 6:00am

其他報導

N/A

國泰貨運站常務總裁:中國電商驅動全球航空貨運增長

撮要

全球航空貨運正在明顯增長,國泰貨運站常務總裁華馬克稱,這一增長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國電商業務驅動。國泰貨運是全球最大的國際航空貨運公司之一。截至今年10月底,國泰貨運載貨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4%,其中10月當月貨運量同比增長14%。華馬克認為,作為中國重要的製造業中心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對貨運至關重要。從香港出口的貨物中,超過90%來自大灣區的製造商。此外,內部互聯互通不斷增強也使大灣區在貨運版圖中的地位上昇。華馬克介紹說,港珠澳大橋的開通,為國泰貨運提供了將鮮貨運送到香港及世界其他地區的機會;位於東莞的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則使國泰貨運能够將灣區製造的貨物從東莞的貨運站送到香港國際機場的碼頭,再運往世界各地。華馬克表示,「一帶一路」倡議蘊含著未來發展的巨大機遇,今後國泰貨運將繼續投資並探索不同的航線。

網民意見

有關帖文暫未錄得相關留言數據。

URL: Facebook – 財經得得P
Number of Comments: 0
#數據截至2024-12-05 6:00am

其他報導

N/A

國泰貨運站與Intenseye合作 實時分析安全相關風險

撮要

國泰公布,國泰貨運站與工作場所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 Intenseye 合作,運用電腦視覺技術和人工智能演算法,實時分析偵測和辨識貨場內的安全和保安相關風險,減少潛在事故,並提升工作場所的整體安全表現。另外,還開發了專為貨運站特設的功能,例如當發現有貨物放置在卸貨台而未被處理,系統會提供實時警報。此外,國泰貨運站開始在所有貨物安檢機上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以提升其鋰電池篩選效能,並計劃在 2025 年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其熱成像監測項目中。

網民意見

有關帖文暫未錄得相關留言數據。

URL: Web – 明報網站
Number of Comments: 0
#數據截至2024-12-02 6:00am

其他報導

N/A

國泰貨運站成為全港首個採用電子支付航空貨運站

撮要

國泰貨運站成為香港首個引進B2B電子支付解決方案的航空貨運站,與貨運支付平台PayCargo合作,為提取進口貨物提供安全、便捷及高效的數碼支付方式。此外,國泰貨運站亦已在其提供海空多式聯運的東莞貨運站推行無現金支付貨物進口服務,接受以支付寶、微信支付和銀聯付款。

網民意見

有關帖文暫未錄得相關留言數據。

URL: Web – 經濟通
Number of Comments: 0
#數據截至2024-03-04 6:00am

其他報導

N/A

國泰貨運站推動可持續發展 增用循環再用塑料包裝膠膜

撮要

為了實踐可持續發展,國泰貨運站率先採用含50%循環再用塑料的空運物流包裝膠膜,處理出口貨物,引領業界提升新標準。這種新包裝膠膜經過嚴格的測試和試驗,將於今年3月開始在貨運站使用,減少對原生塑料的依賴,同時滿足客戶的營運需求。

網民意見

有關帖文暫未錄得相關留言數據。

URL: Facebook – 香城公民媒體
Number of Comments: 0
#數據截至2024-02-27 6:00am

其他報導

N/A

國泰貨運站率先推出電子提貨單

撮要

國泰貨運站成為香港首間提供端到端數碼化進口取貨的空運貨站營運商,透過推出電子提貨單(eSRF),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電子提貨單是香港機場管理局的香港國際機場貨運數據平台「HKIA Cargo」中進口空運取貨數碼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加快進口取貨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和安全性,減少紙張使用,有助實現更可持續的未來。

網民意見

有關帖文暫未錄得相關留言數據。

URL: Facebook – 香城公民媒體
Number of Comments: 0
#數據截至2024-02-01 6:00am

其他報導

N/A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askerville 2 by Anders Noren.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