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旅遊路線增夜遊班次以開篷巴士行走 陳美寶冀推動夜經濟

撮要

九巴宣布,旅遊路線HK1將由下星期一起,以全新形象「九巴遊香港」登場,新增夜遊班次,並全線以開篷巴士行走。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出席有關啟動禮時致辭表示,希望夜遊路線可以推動夜經濟,期望九巴與政府攜手,以達到破局、創新與求變,繼續成為「城市脈搏」和「香港行走中的公共交通品牌」。夜遊班次會帶領遊客深入九龍核心地帶,到訪西九文化區、油麻地和旺角,最後沿著彌敦道回來尖沙咀碼頭,在開篷巴士上觀賞入夜後維港、廟街、果欄、女人街等香港獨一無二的夜景。

網民意見

有關帖文暫未錄得相關留言數據。

URL: Web – 香港電台網站
Number of Comments: –
#數據截至2025-08-01 6:00am

其他報導

N/A

陳美寶稱發揮好香港作為國際航運及國際航空樞紐戰略地位優勢

撮要

政府公布《香港營商環境報告》,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會繼續用好「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主動識變、應變、求變,發揮好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及國際航空樞紐這個戰略地位的既有優勢,創建海陸空物流生態圈,招攬頂尖企業和人才匯聚香港。陳美寶在社交網頁說,當局會用好三跑道系統,提升香港國際機場連繫緊密度,並擴大「機場城市」發展、積極發展多式聯運、發展飛機租賃及航空融資,以及全力推進低空經濟發展。她指出,由政府牽頭及構建的港口社區系統,將於明年1月起推出系統供業界廣泛使用;當局會著力推進綠色航運發展,推動香港成為綠色船用燃料加注及交易中心。

網民意見

有關帖文暫未錄得相關留言數據。

URL: Web – 香港電台網站
Number of Comments: –
#數據截至2025-07-31 6:00am

其他報導

N/A

陳美寶︰粵車南下將便利大灣區飛機乘客轉機 鼓勵航空等業界提早部署

撮要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指,粵車南下將便利大灣區飛機乘客轉機,又鼓勵航空、零售業界,把握機遇、提早部署。粵車南下實施初期,大部分粵車會安排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轉機停車場「泊車轉機」。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目前香港機場每年有5千萬人次旅客,當中600萬是大灣區的轉機客,相信粵車南下會令航空公司推出更彈性的機票產品。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說︰「有了轉機停車場,會多一個產品讓航空公司可以推介一些機票。他們可以泊車後不用入境,機管局可以安排專車接到機場做登機手續。」陳美寶透露,機場正興建「訪港停車場」,預計提供約1,000個停車位,明年首季落成,讓粵車抵港後車主可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到其他地方,認為餐飲、酒店及零售業都可以把握機遇。

網民意見

有關帖文暫未錄得相關留言數據。

URL: Web – TVB.com
Number of Comments: –
#數據截至2025-07-07 6:00am

其他報導

N/A

陳美寶:「粵車南下」安排既進取亦謹慎 冀試驗整個系統對接

撮要

政府爭取「粵車南下」在今年11月實施,預計今年內會有粵車進入香港市區,初步每日名額100個。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說,有關安排是既進取亦謹慎的做法,確保計劃暢順,希望試驗整個系統對接及配套流程,小規模每日100個名額作為起步點。陳美寶說,「粵車南下」正如「港車北上」一樣,要達致相向互惠,雙向奔赴,粵車可前往港九新界各地,根據法例有禁止駛入地方,與本港司機需要遵守法規一樣,粵車可自由活動,但亦需按道路規定及法例去做。她指出,現時在本港行駛的左軚車有8500部,去年上半年的意外率是0.2%,遠低於市區內右軚車的1.67%,如有違規情況將按本港法例處理及訂定行政管理安排。

網民意見

有關帖文暫未錄得相關留言數據。

URL: Web – 香港電台網站
Number of Comments: –
#數據截至2025-07-04 6:00am

其他報導

N/A

「香港自駕遊」今年有望實現 陳美寶今商粵車南下細節

撮要

港車北上計劃自2023年7月實施以來,至今已有逾10萬架車輛曾參與,今年5月港珠澳大橋車流量日均接近1.5萬架次,較計劃實施前增長170%,兩地居民均期待粵車南下以實現雙向奔赴。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近日在接受訪問時表示,今日會到廣州與廣東相關部門商討粵車南下細節,包括粵車進入香港市區自駕遊的車流控制等安排,目標是於今年內推出。她強調,粵車南下計劃除了是便利大灣區互聯互通的跨境通行政策外,亦有助本港旅遊業發展,屆時會向車主派發駕駛小冊子及旅遊住宿攻略等,讓他們更了解香港資訊、泊車位與充電等配套設施。

網民意見

有關帖文暫未錄得相關留言數據。

URL: Web – 大公文匯網
Number of Comments: –
#數據截至2025-06-30 6:00am

其他報導

N/A

陳美寶:冀開通新物流通道 二號客運大樓定位年輕化

撮要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目前中美貿易戰有不穩定因素,業界可能擔心影響航空及物流方面發展。她早前曾到成都、重慶及上海,目的是開通一些新的物流通道,同時推介香港的航運和物流服務,做到合作互補。南美市場佔整體市場的吞吐量按年上升6%,轉口方面,由內地經香港的港口運至南美,由2018年至今累計增長14%,而由南美經香港轉口到內地增長更達到48%。她指即使本港的成本未必是最便宜,但以優質服務取勝。另外,陳美寶說機場二號客運大樓的定位是年輕化,配合一帶一路新興市場,追求新鮮感的年輕一代,以及有較新的非本地航空公司使用。被問到會否降低航機泊位費,以吸引更多航空公司進駐,她說泊位費是其中一個因素,強調要看全方位配套,包括餐飲及娛樂消費設施。

網民意見

有關帖文暫未錄得相關留言數據。

URL: Web – 香港電台網站
Number of Comments: –
#數據截至2025-06-23 6:00am

其他報導

N/A

陳美寶考察成都天府機場貨運區運作 探討航運物流合作機遇

撮要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4日率領香港物流發展局成員,展開三天成都和重慶的訪問,推廣香港在物流方面的優勢並促進業界交流,探討航運物流合作機遇。代表團抵達成都後,先參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國際貨運區,考察貨運區運作,包括去年底才投入營運的國際貨運區快件中心,了解處理跨境電商平台貨物的流程。代表團傍晚與四川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張濤會面,就推動川港兩地物流運輸交流與合作等議題交換意見。

網民意見

有關帖文暫未錄得相關留言數據。

URL: Web – 香港文匯網
Number of Comments: –
#數據截至2025-06-05 6:00am

其他報導

N/A

機場二號客運大樓將設9間貴賓室

撮要

立法會議員張欣宇在立法會提出口頭質詢,關注香港國際機場現時貴賓室服務供不應求。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回覆表示,位於機場一號客運大樓的2間貴賓室已獲准擴建,另增加3間貴賓室,二號客運大樓更會增設9間貴賓室,其中2間位於抵港大堂。對於目前僅兩間貴賓室24小時營業,陳美寶就稱,會與機管局商討靈活調整餐飲、零售及貴賓室的營業時間

網民意見

網民反映二號客運大樓太遠。

URL: Facebook –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
Number of Comments: 18
#數據截至2025-05-15 6:00am

其他報導

N/A

陳美寶:香港機場鳥擊率0.01% 跑道末端沒有混凝土牆

撮要

去年12月29日,南韓濟州航空一架客機疑似因鳥擊導致起落架故障,在位於南韓全羅南道的務安機場着陸時撞上機場圍牆,機上179名乘客及機組人員罹難,引起全球對航空安全的關注。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機管局和民航處一直密切留意香港國際機場的鳥撃報告及趨勢,根據2022年至2024年的紀錄,香港國際機場平均每年每一萬飛機起降架次只有大約一宗涉及個別鳥撃報告,當中均未有因鳥撃而導致飛機嚴重損毀。陳美寶又說,香港國際機場的設計和運作完全符合國際民航組織的跑道設計標準,包括在每條跑道設置跑道末端安全區,而跑道附近亦沒有任何實體障礙物。機管局已檢視香港國際機場跑道末端安全區及其延伸區域的設備裝置,確認沒有配置混凝土護牆。

網民意見

有關帖文暫未錄得相關留言數據。

URL: Facebook – 橙新聞 Orange News
Number of Comments: 5
#數據截至2025-05-08 6:00am

其他報導

N/A

陳美寶:積極推進本港海空貨物聯運發展

撮要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說,特區政府會繼續與機管局及業界攜手,加強機場的貨物處理能力和效率,積極推進「海空貨物聯運」發展,為大灣區貨物提供更無縫便捷的國際空運網絡,並提升機場的貨運設備,積極配合轉運、跨境電商及高價值溫控空運貨物的發展。陳美寶本周初與局方負責空運和及物流的團隊,拜訪了機場島上多個重要合作夥伴,深入瞭解他們的運作流程及最新科技應用,確保全球物流客戶都能在香港得到無縫及可靠的物流服務。她又視察由「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的貨物,以水路運抵本港後,再利用空運轉送到世界各地的「海空貨物聯運」流程。機管局現時正利用有關模式進行先導計劃,並同時全力發展「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永久設施,目標於年底完成空港中心第一期首階段建設。她十分期待在空港中心在啟用後能讓「海空貨物聯運」發揮更大效益,進一步發揮香港的空運中轉樞紐功能。

網民意見

有關帖文暫未錄得相關留言數據。

URL: Web – 巴士的報
Number of Comments: –
#數據截至2025-04-07 6:00am

其他報導

N/A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askerville 2 by Anders Noren.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