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雜費高昂 香港廉航難做

撮要

有專欄指香港快運或因欠缺競爭力,導致連年虧損。香港國際機場的定位,屬於區內樞紐機場(Aviation Hub),單計機場着陸費,香港「最大起飛重量」每噸計約15美元至20美元左右,而區內其他主要機場則介乎5美元至10美元。對廉航來說,樞紐機場擁有大量人流,值得開展業務,但高昂的服務費可能令機票被迫加價,票價與傳統航空公司更接近,就難以開拓新客源。因此在亞洲區內多家廉航公司,都是以多個機場作為其基地運作,然而,香港快運只能「硬食」香港國際機場高價機場雜費。有分析指出,一般航空公司機場雜費佔其約4%成本,對比近三成的燃油開支,以及約25%的薪酬開支,佔比不大。至於營運香港的航線則佔成本約5%至7%,高於平均水平,對以短途為主的廉航來說,機場雜費成本佔比只會更高,加上員工薪酬與當地的消費水平掛鈎,代表香港快運先天成本結構更高。以2024年全年為例,香港快運的每可用座位千米客運收益為0.435港元,但錄得稅後4億元虧損;而在內地上市的廉航春秋航空,該數據則為0.385元人民幣(約0.42港元),卻淨賺22.5億元人民幣(約24.5億港元),可以見到兩間廉航收益率相若,但香港快運礙於高成本營運,賺不了錢。

網民意見

有關帖文暫未錄得相關留言數據。

URL: Web – 信報網
Number of Comments: 0
#數據截至2025-08-12 6:00am

其他報導

N/A

Comments are closed.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askerville 2 by Anders Noren.

Up ↑